年轻父母刚对孩子提出要求,转眼爷爷奶奶就偷偷带孩子违反,还给孩子打掩护;祖辈们也很委屈:自己连人带钱当24小时带娃“保姆”,子女还不领情……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以及二胎、三胎时代的到来,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隔代养育,而由此引发的矛盾、纠纷不在少数。
(资料图片)
昨天上午,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规定,人民法院可以在诉前调解、案件审理、判后回访等各个环节,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。
如何真正发挥隔代养育中祖辈的积极作用,避免负面影响,促进家庭和谐?“六一”前夕,记者走进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,听听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们讲述其中故事。
10年助力200余户家庭
今年聚焦“隔代爱”
“平时孩子父母工作忙,基本都是我带孩子。”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,在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内,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主办的“有爱才有家”活动现场,一位奶奶认真记着笔记,“今天的《隔代爱,巧沟通》讲座让我学到与孩子沟通时要多些倾听,少些说教。”
静安法院主办“有爱才有家”活动
这已经是静安法院举办的第十届“有爱才有家”活动。记者发现,与往年不同,活动现场除了孩子和爸爸妈妈外,首次出现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们的身影。
“我们今年的活动聚焦‘隔代爱’,特别邀请祖孙三代同堂。”静安法院副院长丁德宏告诉记者,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关注到当前隔代养育的情况比较普遍,且常因两代人的生活习惯、育儿观念不同产生分歧与矛盾,涉隔代养育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不在少数。
“我们希望能通过举办活动,发布审判白皮书,提升家长们的沟通技巧,避免家庭矛盾,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。”
记者了解到,2014年起,每年“六一”前夕,静安法院都会举办“有爱才有家”活动,开展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集中回访和法治宣传,十年来已打造成涉未成年人审判延伸特色品牌。截至目前,已精准助力200余户不同家庭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。
单亲妈妈家暴儿子
奶奶“补位”帮渡难关
现场参与活动的小澂(化名)家庭就是其中受益者。
在小澂约8岁的时候,小澂的爸爸妈妈经法院调解离婚,小澂由妈妈抚养共同生活。一次,爸爸来探望小澂时发现,小澂的身上有多处淤青,随即报警,并带走了小澂跟随自己共同生活。
原来,小澂妈妈离异后既要工作又要独自抚养孩子长大,工作上、经济上的压力无处纾解,对小澂管教越来越严厉,亲子关系也日渐紧张。小澂反而与周末时常陪他一起玩乐的父亲关系亲密。这加剧了小澂妈妈的心理失衡。
派出所发出的《家庭暴力告诫书》显示,小澂妈妈在家中曾多次因作业等各种原因殴打小澂。小澂的爸爸发现后,以小澂妈妈不再适宜抚养儿子为由诉至静安法院,要求变更抚养关系。
庭审中,小澂妈妈懊悔不已,辩称小澂爸爸已与其他女性及其子女同居生活,不适宜抚养小澂。
在涉少审判中,静安法院一直坚持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。一方面,考虑到家暴对小澂的心理影响,另一方面对小澂与父亲新家庭共同生活的担忧。究竟谁更适合抚养小澂?法院邀请家事调解员、青少年事务社工、心理老师介入本案,与小澂多次交流,并对小澂进行心理测试。
“我们发现,小澂父母未离婚时,奶奶曾与小澂一家共同生活。”“小澂说,感觉奶奶陪伴时他最快乐。”为妥善安排小澂今后的生活,法院建议奶奶陪同小澂一起在爸爸家共同生活,给予小澂安全感和生活照顾。“小澂的奶奶向我们表态,非常愿意一起帮助照顾小澂。”
静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小澂妈妈用暴力方式管教孩子,目前不适宜再与孩子共同生活。根据孩子自己意愿和目前生活状态,判决小澂变更随父亲生活,由奶奶共同照顾。小澂妈妈不服一审判决,提起上诉后被驳回。
“在这起案件中,奶奶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,帮助小澂走出困境,给足孩子安全感,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被重视、被保护。”该案承办法官说,“现在,小澂妈妈的事业逐渐稳定,状态也很好,定期探望小澂,亲子关系大大改善,家庭矛盾也实质化解。”
涉隔代养育案件127件
45.7%因养育引发矛盾
静安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发现,部分家庭的父母发生矛盾以后往往会陷入僵局,祖辈则充当着缓和矛盾、调解说和、协助调解方案履行等的重要角色。“在不少案例中,祖辈发挥了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。”
但与此同时,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也不乏因隔代养育产生矛盾引发。
近日,静安法院发布《2022年度涉隔代养育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》。其中以2022年审结的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为样本,以案情中明确出现祖辈对孙辈资助、教育、照顾等情况为标准进行了统计。数据显示,涉隔代养育类案件为127件。因隔代养育直接引发家庭矛盾的案件有58件,占45.7%。隔代养育原因多样,包括分居、双职工家庭、经济能力、父母离异、子女就学等。
“80后家庭成为有隔代养育情况的主要家庭。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家庭更需要隔代养育,占比最高。”白皮书梳理发现,在涉隔代养育情况的127件案件中,当事人年龄为80后的108人,占68.4%;6-11岁未成年人有57人,占41.3%。
“在80后独生子女身上,父母过度的关注使得子女在成年后无法真正实现独立,让父母与子女成为关系紧密的两代人。与此同时,80后年轻父母大部分均为双职工家庭,更多精力投入职业发展,而家庭责任则由祖辈帮助分担。”静安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姚轶捷坦言。
二胎孩子到底跟谁姓?
父母为此闹离婚
静安法院梳理分析发现,观念文化冲突、经济矛盾、生活习惯差异等,共同成为涉隔代养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高发的主要原因。
法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故事。3岁的小帅爸爸妈妈正在闹离婚,而离婚原因令人嘀笑皆非。原来,作为家庭里的“二胎”宝宝,小帅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爸爸妈妈就约定好:第二个孩子姓氏随母亲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小帅出生了要落户时,这一约定却遭到了爷爷奶奶的坚决反对。老人传统观念重,坚持孩子必须跟爸爸姓。小帅爸爸拗不过老人,小帅妈妈认为约定的事情就要遵守,家庭矛盾一触即发,双方甚至闹到了法院……“生活习惯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,有的纠纷起因甚至是天气变化,孩子着装以及孩子的穿衣款式两代人意见不一致产生。还有就是管理边界不清,有的祖辈大包大揽孙辈的教育、照顾,剥夺父母的话语权。”法官说道。
离异母亲将儿子交给外祖父母
法院判决支持“带孙费”
此外,经济矛盾也是隔代养育矛盾高发的原因之一。部分案件中,祖辈向子女索要照顾孙辈的费用而子女拒绝支付,引发纠纷。
小非7岁的时候,爸爸妈妈离婚了。法院判决小非随妈妈纪某一起生活,爸爸魏某每月支付抚育费2000元。
离婚后,纪某带着小非一起住回了外婆家。此后,小非妈妈再婚另住,便从此将小非交给了外公外婆抚养。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认为,小非一直由两人抚养,日常开支也由两人承担。纪某从未支付过小非的任何生活费用及教育支出。于是,外公外婆将亲生女儿,也就是小非妈妈诉至静安法院,要求其支付抚育费用。
图片源自网络
静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纪某作为小非母亲,争取了小非的直接抚养权,理应承担起照顾、抚育小非的义务。因现实原因,小非并未与母亲共同生活,而是与外祖父母共同生活。外祖父母基于亲情愿意照顾、抚育小非,值得褒奖,但小非的相关抚育费用,纪某应予支付。最终,法院酌定纪某应支付抚育费用112000余元。
“祖父母、外祖父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照顾孩子,这体现了家庭成员间互帮互助、相互关爱的风尚,但并不意味着,可以将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完全转嫁到祖辈身上,将长辈基于‘情分’的照顾行为理所当然化。”
“我们判决支持‘带孙费’,希望督促父母积极履行自己的抚养照顾责任,倡导祖父母、外祖父母从旁协助,双方彼此尊重,共同促进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。”承办法官告诉记者。
相关链接
隔代养育需树立“边界感”
静安法院方面认为,边界感是处理核心家庭与原生家庭矛盾冲突的首要条件。
“父母对隔代养育问题要尊重祖辈意愿,不能强求。祖辈对隔代养育问题也要把握好边界,尊重父母的意见,明确是协助而非替代。”建议存在隔代养育的家庭,要始终树立核心家庭的家庭责任观念,做自己子女的第一教养人,充分发挥祖辈在隔代养育中的积极作用,提供安全可靠的养育支持和协助。同时要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,互相尊重、有效沟通、理清界限。
静安法院主办“有爱才有家”活动
“隔代养育是中国当下家庭不可回避的两代家庭共处模式,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。”在姚轶捷看来,迫切需要社会的多元支持。比如,提供更为完善的托育服务,提供权威且及时的家庭教育、心理咨询服务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隔代养育家庭中,子女的需求被放大,祖辈们的需求极易被忽视。包括价值认可需求、经济上的不安全感、退休后的精神需求等等。“是否能在街道社区、老年大学里开设隔代养育的相关课程,使祖辈能更好地在家庭中体现价值,成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家庭力量。”姚轶捷说。
作为全国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示范法院,静安法院方面表示,将持续探索创新,为更多的家庭带去温暖和力量,同时加强诉源治理,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益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记者 | 胡蝶飞
编辑 | 张旭凡
标签: